第(2/3)页 闻言,大多数学子都抬头看向曹操。 虽然曹操并没有取消举荐制度,但一年能举荐的名额才有多少?显然是没有文举的名额多。 尤其,在场的不少学子,虽然也是世家子弟,但只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,甚至还有一些落魄世家子弟,要想走举荐一途…… 难。 曹操顿时便是哈哈大笑两声,“文举当然也是跟武举一样,一年举办一次。如今,武举每年都会在各州郡举办,层层选拔,最后齐聚邺城。文举自然也是一样。” 【又让我想起了高考的恐惧啊!不过,这就有了一个问题。各州郡参加考试的学子,是根据户籍所在地,还是根据现住址报考呢?】 【若是根据现住址的话,那邺城的报考人数岂不是要爆表?若是根据户籍所在地的话,那这些现在居住在邺城的学子,岂不是要千里迢迢返回家乡?若是突然爆发战乱,那这些学子们还能回来不?】 【就如今这天下战乱的年代,说不定赶考就能把自己的小命留在半路上。】 曹操,“……” 啊,这。 瑞兽说的好像也挺有道理? 不过,这天下学子好不容易齐聚邺城,来都来了,还能让他们走掉? 绝无这种可能啊! “当然,文举与武举毕竟不同,到底如何实施,还要经过讨论,等到有了结果,会在邸报上通知全国考生的,大家随时关注邸报和官府通知的消息。” 顿时,在场的学子们无不沸腾。 不过,大家关心的还是…… “曹丞相!不知以后报考文举,是如何录取?若是我们去偏远的地方报考,岂不是更有可能考中?” 毕竟,邺城的竞争压力太大了! 首次文举录取了多少人? 一百人! 可参加文举的人呢? 上千都不止。 天下学子齐聚邺城可不是说着玩的! 第(2/3)页